企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员工的聪明才智和建言献策。年初以来,中州新材料成品二区域通过在员工中开展“合理化建议”征集活动,收到良好降本效果,为公司扭亏脱困、实现盈利凝聚力量。
技改流程 降本环保
王任,成品二区域高白工序的生产骨干,工作经验丰富,做事踏实又灵活,还善于观察和思考。在高白生产过程中,他注意到烘干系统浆干收尘作为环保项目,自投用以来,收尘废料一直使用购买的吨包进行包装,然后由人工返回流程,既浪费吨包购买费用,又增加倒运废料返流程的费用,并且包装废料现场环境卫生很难维护。
“目前公司生产经营状况不好,能不能通过技改减少废料发生的费用?”责任心强,有担当的王任坦言。基于为公司降本减负的职责所在,他深入现场反复查看和琢磨后,提出流程技改的建议。将浆干废料管下接管道,连接到过滤泵房污水槽,再在污水泵出口连接管道至浆干收尘废料管,通过污水泵定期打循环将收尘废料带进污水槽,返至生产流程,完全省掉了使用吨包包装废料和人工倒、返废料环节。此建议年可节约费用近5万元,且现场环境卫生得到改善,由以前的卫生死角变为区域亮点。
改进设备 安全稳定
高白二线6#种分槽作为末槽,是为立盘供料和过滤机供料的“粮仓”,出料量的大小主要通过调节槽底出料阀门的大小来控制,一旦槽底出料阀门出现问题,不但会造成重大生产事故,还会造成大量物料损失。在生产过程中,槽底出料阀门开度越小,料浆对阀门球头及密封面冲刷磨损越严重,因此,槽底出料阀门使用周期通常在六个月以内就必须更换。
出料阀门频繁更换,导致备件费用增加。该区域技术员刘忠亮和生产骨干王任便在延长出料阀门使用周期上绞尽脑汁。他们通过在现场对槽底出料阀门反复分析,发现阀门磨损的主要原因是调节阀门控制流量时,物料压力大在阀门出口形成旋流,加速了对阀门球头及密封面磨损。
找到了问题的症结,为提高槽底出料阀使用寿命,刘忠亮和王任通过咨询和多次论证分析,提出并对6#种分槽出料阀门后端进行改进,在出料管道上安装节流阀,出料量的大小通过节流阀来调节,保证了槽底阀始终处于全开状态,可以有效减少出料阀门的磨损。经过改造,目前,出料阀门已使用18个月,仍未出现关不严的泄漏现象。
利旧设备 优化环境
高白一线干法系统员工清洁卫生工作量大,在人员紧张的现状下,环境卫生难以保持;高白二线原有系统收尘风量不能满足日益提产需求,造成收尘管道堵塞;原有3#系统收尘收取1#-4#微粉磨及磨原仓粉尘,难以满足生产之需……
面对以上种种环境问题,该区域安全工程师李爱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决心找到改善办法。他凭借多年的生产、安全管理经验,通过多次对现场流程、设备考察分析和岗位员工交流,大胆提出改造建议和方案。
针对高白一线的问题,李爱民提出,将原有闲置的3#磨收尘利用起来,通过改造,在干法区域设置多处可移动的软管,利用收尘风的吸力,将干法区域的落地粉尘进行回收;对于高白二线的难题,他因地制宜,提出将原有闲置的5#磨收尘引风与3#系统收尘引风管连接,通过改造3#系统收尘,连带1#2#微粉磨及磨原仓;利用5#磨收尘连带3#4#微粉磨及磨原仓,实现收取粉尘入4#磨原仓。该建议实施后,不但有效提高了收尘风量,确保系统负压稳定,收尘效果良好,减少冒尘,员工工作量大大减少,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环保效益。 (中州新材料 李爱民)
版权所有 中国铝业集团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4488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102700155
地址: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市海淀区西直门北大街62号